午後的陽光在水面上閃爍,像是有一雙手輕輕撫過湖心。天空被一抹亮白的雲占據,輪廓清晰,像被細膩雕琢的石膏,浮在高空。這雲很大,卻輕盈得不著痕跡,讓人幾乎忘了它正被無形的風推向遠方。
空氣裡有熱度,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。人們說,颱風來之前的天色總是特別美,那美不只是顏色,還有一種被拉緊的安靜,彷彿下一刻,故事就會被翻到新的頁面。
雲開始變化。它們原本是潔白的島嶼,漸漸聚攏,變得厚重,底層壓著灰色的影。然而,在雲潮翻湧的另一側,天空依舊保留著一大片純淨的藍,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。這種錯覺讓人以為萬里無雲,彷彿大半天風起雲湧,卻還有小半片天固執地保持晴朗。就像兩個人之間,即使爭吵、誤解、冷戰纏繞,心底總還留著一方不被陰影侵蝕的溫柔,那是愛最頑強、也最脆弱的部分。
這樣的變化,不正像一段關係嗎?初遇時清朗而無垠,眼神裡全是光;日子一久,細小的陰影開始聚集,覆蓋在彼此心口。那不是壞事,只是告訴你,愛不是永遠陽光萬里,光影本就是它的一部分。
湖的另一邊社區,有一尊雕塑靜靜佇立——以希臘羅馬古典神話的浪漫情懷為靈感,凝固愛與凝視瞬間的永恆擁抱。樹影在兩人的臉上流動,風一來,光與暗便在面龐上交替。那畫面像一首詩:我們曾緊緊相依,也曾在陰影中沉默;我們擁抱彼此的明亮,也接受彼此的陰翳。
陳黎的《島嶼邊緣》寫海,也寫島嶼的孤獨與熱烈,讀來像是把雲與風都揉進了文字裡。台灣夏季的颱風,濕熱而急驟,就像愛情裡那些猝不及防的爭吵與和好,讓人措手不及,卻又難以割捨。這本書,也許適合在雨聲裡翻讀。
有時,書能成為我們理解情感的另一扇窗。美國 Amazon 上的 The Art of Stillness: Adventures in Going Nowhere by Pico Iyer,或許能在一場長雨中讀完。作者談的不是逃離,而是停留——停在某個地方、某段關係,甚至一片天空下,去看光影的變化。我們因此明白,愛裡的陰影並非威脅,而是深度的證明。
雨前的空氣,帶著水的氣息。烏雲終於壓下來,湖面不再閃爍,而是沉靜得像一面鏡子。風捲著濕熱掠過肌膚,讓人想起波赫士(Borges)說過的一句話:「作家不會拒絕命運的禮物,每一刻的光景都能成為創作的顏料。」這素材,有晴也有雨,有白雲也有陰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