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

從盛開到低垂,每一刻都是生命的詩篇


家裡小院子的角落,最近被一種花靜靜點亮。

是風雨蘭。

這種花,總是在炎熱的夏季、即將變天降雨的前後突然綻放。彷彿有什麼預知的能力,在我們還不確定是否會下雨時,雷聲沒響起,便已將最嬌嫩的花瓣張開,靜靜等待雨水落下。

平日,它們就像普通的小草,靜靜地在地面上擠在一塊兒,不特別出眾,像極了我們日常裡那些微不足道的時光。。

我觀察粉紅風雨蘭,越看,越著迷。

那些開得最盛、花瓣最大的風雨蘭,常常因為太重,而彎下了莖。遠看時,看不見它的正面,必須蹲下來,才發現它低垂的姿態其實是另一種極致的美。相反地,那些剛盛開的小花,筆直地挺立,迎風招展,雖然耀眼,卻還未抵達那「無法承受之美」的境地。

有些美,是難以承受其重的。
開得愈盛,愈容易低頭。
太過燦爛的瞬間,反而讓生命彎曲,
但那低垂,也不是屈服,
而是一種安靜的謙卑,
一種無聲的優雅。

我想,最美的時刻,也許正是:花莖開始微微傾斜,還沒完全垂落的那一瞬。它介於盛放與凋落之間,是短暫的平衡,也是一種力量。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?我們總在奔跑中尋找巔峰,卻忽略了從巔峰滑落的途中,其實也閃著光。

我很快想起最近看的Netflix電影《愛在牛津的一年》(My Oxford Year)。

故事中的女主角(Anna),選擇先不投入高壓的政治職場,而是赴牛津大學修讀詩歌,卻在那裡遇上短暫而深刻的愛情。她愛上後來才知道患有絕症的文學教授傑米(Jamie)。他沒有選擇延命,而是以有限的時間,活出每一刻的深度。而她,也沒有為了留住他而強求永恆,因此陪他走過最後的片段後,獨自完成他們未竟的旅程。最後,她回到牛津,繼續教詩。

這部片讓我深深體會到:
不是每一段美好都能長久,
但所有曾經發生的美,都值得珍惜。

風雨蘭不求長開,也無法長開。

短短幾日的盛放,就是它的一生。
每一刻的鮮明,是生命最純粹的姿態。
就像一場不容忽視的告白。
「活過、開過、即使將盡也仍優雅」的態度,
比任何長久的存在更讓人感動。

我們也是。

每一種成熟、每一種彎曲、每一次低頭,
每一個微小的瞬間、每一種不同程度的成熟、
每一次的挺立與低垂,
都是生命裡不可或缺的瞬間。

所以我願意,為了這樣的瞬間,蹲下來,看見。
我願意,為這樣的每一刻,停留,低頭,深深感謝。

因為生命從來不是一場不斷向上的奔跑,
而是無數個真實片段的累積——

那些無人注意的,
那些轉瞬即逝的,
那些,仍選擇開花的。

如果你也曾蹲下來,為了一朵低垂的花而駐足,也許以下這些文字,會在某一刻輕輕擁抱你。

  1. 《花時間2025春夏號》
    雜誌主題以「季節花束與花語」為核心,搭配精美攝影與詩意圖文。適合作為生活美學與植物氛圍的延伸閱讀。

  2. 《拿起花剪學插花:初學者的第一堂花藝課》
    初入花藝者的入門指南,從花材選擇、修剪到花束製作一應俱全,很適合想親手以花說故事的你。

  3. 《花時間 / 花語》
    這本書結合花語解讀與季節應景花藝,帶讀者感受一年四季花與生活的連結,與你文章中對時間與瞬間的珍惜高度契合。

  4. 《My Oxford Year》(原著小說) – Julia Whelan
    電影《愛在牛津的一年》的原著小說,有更多內心獨白與詩意片段,讓你走進 Anna 與 Jamie 的心境世界。

  5. 《時光守護者》The Time Keeper)— Mitch Albom
    探討時間意義的哲理寓言小說,講述第一個發明時鐘的人被懲罰成為「時間老人」,最終領悟生命的深意。

  6. 《時間停止的那一天》Perfext)— Rachel Joyce(譯名中簡體)
    感性的英國小說,以感情與時間錯位為主旋律,描寫被時間錯過的人生瞬間與療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雲與影之間:颱風前的藍天錯覺與愛情裡的光影故事 | 用雲寫日記

午後的陽光在水面上閃爍,像是有一雙手輕輕撫過湖心。天空被一抹亮白的雲占據,輪廓清晰,像被細膩雕琢的石膏,浮在高空。這雲很大,卻輕盈得不著痕跡,讓人幾乎忘了它正被無形的風推向遠方。 空氣裡有熱度,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。人們說,颱風來之前的天色總是特別美,那美不只是顏色,還有一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