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起這「不可思議」,她提到鮭魚洄游的現象。
鮭魚每年會依循時間的召喚,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產卵。然而,也會有一些「忘了時間」的鮭魚,錯過大批魚群的迴游,晚些時候才孤身回到故土。她笑稱這兩串蒜香藤或許就是自然界的「時不知鮭」,用自己的節奏繼續歌頌生命,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鮭魚洄游,這場生命的壯舉,早已被科學家和自然愛好者所讚嘆。據《國家地理》雜誌記載,鮭魚能靠氣味和地球磁場引導,穿越千里回到出生地完成繁殖,遺體更為生態系統帶來豐富的 養分。
然而,有些鮭魚似乎選擇了「不同的時刻」,記得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:「自然中的每個節奏,都是生命自我選擇的結果。」這些「時不知鮭」告訴我們,生命的時鐘不一定需要與他人同步。
「時不知鮭」並不是「忘了時間」,而是因為個體差異、氣候或環境因素,導致的錯時迴游行為。這讓人想起自然界的多樣性:並不是所有生命都在同一時刻發光,有些花晚些開,有些魚遲些回,有些人則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它們讓人重新思考「錯過」這個詞,以及生命的節奏和美感。或許,對於自然和生命而言,錯過從來不是缺憾,而是一種微小而獨特的美好,有時反而是對個性與獨特的詮釋。即使不在人們預期的時刻閃耀,也可以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放光。
它們提醒我們,在最不被期待的時候,也有奇蹟悄然而至。雖然脫離了群體的步調,却依然可以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。每段生命的延遲或錯過,都可能是新的開始,獨特的節奏,甚至是難得的美。
偏離主流的行為,並不是「遲到」,而是大自然多樣性的真實寫照,告訴我們生命不必追隨統一的步調。每個生命的時機,無論早或晚,都有它們的意義。
正如這兩串蒜香藤,不是「錯過花季」,而是在另一個時間點,為自然添增溫暖的細節。它們讓我們看到非凡的節奏,不隨主流而動的勇氣和美感。
《聖經.傳道書》(傳道書 3:1)說:「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萬物都有定時。」鄰居家的蒜香藤,那些遲到的花朵,或許正以自己的方式,詮釋著這句古老的真理:不必追趕,不必強求,每一刻都可能是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。
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,常會遇到與他人不同的節奏。也許因遲疑、錯過或延遲而感到迷惘,也許也像那些晚到的鮭魚,遲開的蒜香藤,未能跟上預設的步伐,但仍可以在適合的時刻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每個「不同步」的時刻,都是成就獨特自我的契機。當你選擇相信自己的節奏,那些被稱為「遲來」的瞬間,也能成為別樣的光輝。
《時間的秩序:用最尖端物理學,顛覆常識與直覺,探索時間的本質》(卡羅.羅維理著)以物理學和哲學為基礎,深入探討時間的多重面貌,特別是在宇宙的層面上。書中的思考挑戰了我們對時間的傳統理解,也就是:時間是流動的,我們的生命可能也在不經意中錯過了某些節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