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

從當下走向未來:信仰與期待的智慧

朋友傳來的「早安圖」,帶給我們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啟示:「你所期待的美好,都在前方靜靜等候。」它像是一盞心靈明燈,指引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,不斷前行,迎向那份屬於自己的美好。

佛陀曾說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(見《金剛經》;推薦閱讀:能斷:金剛經給你強大)這話啟示我們,雖然期待美好的未來是人之常情,但真正的美好,並非單單存在於未來,而是在於我們此刻所播下的種子。就像《當下的力量》提到的:

當我們專注於當下,每一刻都能成為通往解脫的門戶。

如果以佛法的智慧來看,這份美好是因果法則的結果。我們今日的一念善心、一份努力,都會在未來形成我們所期待的果實。星雲大師說:「心又如田地,種什麼『因』,就會結什麼『果』。」(見星雲大師全集)因此,當我們期待未來的美好,首先要問自己:「我現在播下什麼種子?」

基督教聖經也有同樣深刻的盼望。《耶利米書》29章11節,上帝說:

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,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

這節經文告訴我們,人生中的每一步路,上帝都已經為我們安排妥當。我們所期待的美好,或許未必如我們想像,但必定是上帝恩典的展現。(推薦閱讀:有趣的聖經故事:只要兩小時,原來讀聖經這麼簡單!

李文成醫師在《信仰不倒翁:活出滿有恩典的幸福人生》一書,透過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生命經歷,陪伴身處困境中的弟兄姊妹、慕道友和初信者,一起走過失衡的人生,強調「信仰不倒翁」的人生,是一路相信上帝有恩典的人生。

書中提到,信仰不倒翁的結構包括頭部的簡單信念、腹部的穩定力量,以及底部的信仰基石。

頭部的簡單信念包括:

  1. 把自己看低一點
  2. 相信別人沒惡意
  3. 相信上帝有恩典


這些信念幫助我們在面對人生風浪時,能夠保持平衡,不再劇烈搖晃,活得輕鬆自在。

此外,冀劍制教授在《緣起性空通往一切美好:放下執著、人生沒煩惱的佛法36問》一書,以生活化的語言和豐富的實例,深入淺出說明佛法最基本、最重要的觀念——緣起與性空。

書中提到:「好與壞沒有絕對客觀的答案,只是人心的作用。這表示人生中的一切,是好、是壞,都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。」

這告訴我們,當我們期待未來的美好,應該以平常心看待當下的經歷,因為心境決定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。

這本書也說:「緣起性空觀能帶來各種好處,其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自由。沒有任何思想、觀念的框架可以束縛我們,只要有足夠智慧就一定能從煩惱掙脫,自由自在的遨遊人生。」

這表示,當我們理解並實踐緣起性空的觀念,就能放下執著,獲得內心的自由,從而迎向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。

王郁陽和劉萍在《10個與自己和解的幸福練習:正因為人生無法盡善盡美,才會懂得珍惜每分每秒的小確幸!》一書指出,幸福取決於良好的心態。

他們引用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的話:「心若改變,你的態度跟著改變;態度改變,你的習慣跟著改變;習慣改變,你的性格跟著改變;性格改變,你的人生跟著改變。」

這說明,悲觀的心態使人灰心喪氣;樂觀的心態使人充滿活力。

幸福與心態息息相關,心態決定人生、命運,也決定你是否幸福。

書中指出:「幸福,不是透過與他人比較、相互爭鬥得來,唯有始終保持一顆平靜開放的心,才能真正抓住幸福的尾巴。」

我們因此了解,在追求美好未來的過程中,保持平靜開放的心態至關重要。

而基督信仰的盼望教導我們,在前行的路上,要以感恩和信心去迎接每一個時刻。

不管是佛法還是聖經,都點醒我們:美好的未來建立在當下的努力與信心中。從佛法的「當下即道場」,到基督教的「信心與行為並行」(雅各書2:14-26),都教導我們:當我們種下愛與善的種子,專注於每一步腳印,未來的美好自然會靜靜等候。

《信仰不倒翁:活出滿有恩典的幸福人生》說,當我們建立起穩固的信仰基石,培養良好的生命品質和健康的人際關係,未來的幸福人生不再遙遠。

美好的未來不是等我們去「找到」,而是去「成為」。

#美好人生 #信仰的力量 #當下的智慧 #佛法啟示 #聖經盼望 #每日正能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「我們只是路過」——時間洪流中的兩位時代女性

(網路上流傳的文章,經改寫後:) 我們只是路過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美國傳奇影星瑪麗蓮夢露,都生於1926年,命運的起點相同,卻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旅途。 她們同時啟程,卻奔向迥異的終點。 瑪麗蓮夢露的生命在36歲戛然而止,那個時代還沒有迎來手機的光景;而伊莉莎白女王則見證了數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