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

「我愛妳」是安慰劑,還是真心話?探討感情中的語言詐欺

 


讀到吳淡如寫的那篇關於簡訊錯傳、忠厚男人外遇的故事時,非常同意「外遇從來都不是無跡可尋。只是女人是否願意相信自己的直覺」。

她筆下的小湯是個「國字臉」、「不多話」、「會為女士拉椅子」的男人,標準的乖乖牌外表。如果你曾與他共處一席,他可能靜靜聽你說話,點點頭,笑容溫和,讓你以為他天生就是個值得信賴的人。

這樣的人,我們都見過,甚至對他們充滿好感和信任。吳淡如曾經想替他介紹女朋友。沒人懷疑過他,直到那封簡訊出現。

三個字:「我愛妳。」前面還有他回覆的訊息:「我累了,我厭倦了職業婦女的生涯,你願意接納這樣的我嗎?可是對你來說,我必然是個沈重的包袱……」吳淡如一頭霧水。這麼深情的告白,不應該是發給她的?果不其然,他抽絲剝繭是小湯誤傳的。

他把給另一個叫Betty的簡訊,誤發給了也叫Betty的吳淡如。

小湯承認,他玩過兩輪的十二星座女人,對每個都說「我愛妳」,但從沒想過要為其中任何一頭「乳牛」開牧場。他聰明得很,「我愛妳」三個字,是萬用膏藥。女人懷疑他的誠意,他說「我愛妳」;女人逼婚,他還是說「我愛妳」;甚至被抓包劈腿,也可以一臉委屈地低聲說:「我愛妳。」這樣,對方就算離開,也不會太恨他。

這番話像冰冷的鏡子,映照出現代的情感操控:拿愛字當盾牌,遮蔽真正的心意。這不是笑話,而是現實。這樣的男人,並不稀奇。他們懂女人要聽什麼,懂什麼時候裝弱,懂得怎麼控制節奏,讓關係停留在他想要的界線內。更關鍵的是,他們知道如何隱藏真相,把情感包裝得如夢似幻。

這不是偶發事件,而是當代感情世界的縮影:在語言、行為、甚至日常習慣中,藏著太多我們不想看見的真相。

還好,再聰明的男人,也會栽在一些小細節上。簡訊傳錯,他不是第一次。他的前一段婚姻,正是因為把情話發給了老婆,讓老婆看清了一切。

我們愛上的經常不是對方的本質,而是他所扮演的角色。換句話說,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愛的是對方,實際上,是對方呈現給我們的樣子。看起來老實、讓你放心的男人,往往更擅長經營讓你信任的樣子。

著有愛情,不是得到就是學到的吳淡如文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「洗澡與外遇的關係」。從「開始洗澡」到「不再洗澡」,每一次的清潔行為背後,可能藏著愛慕、沉迷或疏離。這聽來荒謬,卻被行為心理學證實。

吳淡如指出,男人外遇時,浴室成為破口。那些原本不愛洗澡的,對新對象情竇初開,變得愛乾淨、喜歡噴香水;等到感情趨於穩定,髒話和懶散悄然回歸。文章中提到的「淑琴」,情況相反:丈夫平常回家都會洗澡,突然不洗了,原來已經清潔好發生在別處的痕跡才回家。入門後身體不臭,反而殘留著香皂味。這不是在家洗的。她問,他認了。

不少女人竟是從「老公今天洗不洗澡」中,察覺到外遇的蛛絲馬跡。這樣的敏感不是第六感,是多年生活磨出來的「經驗」。我們都該相信女人的直覺,特別是她們對「異常細節」的雷達。

根據《BBC Future》2020年報導〈When hygiene habits signal infidelity〉(當衛生習慣暗示外遇)指出,有研究發現,男人若在非必要情境下突然改變清潔習慣,特別是使用香水、泡澡、精心修容,可能是因為潛在的「社交魅力展示行為」(Social Display Behavior)。

而女人也往往靠這些「非語言訊號」來感知異常。《華爾街日報》(The Wall Street Journal)曾刊載一篇關於情侶間微妙改變的文章,指出:「人們可以訓練自己察覺細微的日常變化,並從中發現背叛的徵兆。」

Affiliate Disclaimer: This article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that could earn you a commission if you click on them and make a purchase. This comes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.

The State of Affairs: Rethinking Infidelity這本書中,心理學家Esther Perel說得很明白:「外遇不是只發生在關係不好的情侶之間,而是當人們想要追尋另一個版本的自己。」那個版本可能更自由、更性感、更被崇拜。而這個版本,往往不可能在現有關係中找到。於是,他們出去找。

也就是,婚外情通常不是因為關係不好,而是內心想體驗另一個自我 。當這樣的「內在慾望」和日常習慣發出衝突,便變成可被察覺的蛛絲馬跡。

問題是,他們回來後,繼續扮演「好男人」。這世界上最危險的,不是「壞人」,而是假裝好人的壞人。「我愛妳」可能真摯,也可能是包裹糖衣的詐術。我們總相信愛會讓人變好,但有些人卻將「愛」當成遊戲規則中的一張牌。女人還在學習如何付出,男人早已學會如何從中占便宜。

這些人有個共通點 — — 他們非常懂得保護自己的形象。愈是懂得在外維持形象的人,愈懂得如何隱藏內心的欲望。小湯就是這樣。他明明經營著一連串混亂的感情,卻總給人穩重、懂事、甚至可以依靠的感覺。

他沒有撒謊,却也沒有誠實。他只是不斷運用語言和情境包裝,把「不想負責」的真相,藏在「我愛妳」的糖衣裡。

也許妳曾經遇過小湯那樣的人,也許妳還在等說「我愛妳」的某個人。但不論如何,請記得一句話:真正愛你的人,不會只靠三個字讓你相信,而是用整個人生對你負責。三個字的價值,取決於聽的人是否仍然願意相信。

《圖解戀愛心理學(二版)》指出,人最容易被「說什麼」而非「怎麼做」所欺騙。小湯的「我愛妳」言語雖甜,卻缺乏實際的行動支持。正如Gary Chapman所說的五種愛的語言中,言語肯定只是其中一環,真正的愛包含時間、陪伴、承諾和行動。

在這樣的感情操縱遊戲裡,男人善用甜言蜜語占據主導地位,讓另一半陷入「愛的幻象」無法自拔。越是在情感中被操縱的人,越會被訓練成「懷疑自己」,而不是「質疑對方」。這正是許多太太發現外遇後自責不已的原因。

小湯游走在「誠實」和「欺騙」之間,以言語取代責任。而女性往往成為受害者,不是因為她們不聰明,而是被情感綁住、被幻想牽著鼻子走。《情緒勒索:那些在伴侶、親子、職場間,最讓人窒息的相處》用「FOG」理論提醒我們,恐懼、義務與罪惡感,是操控者最愛的工具。

如果你感覺對方總在用「愛」把你套住,讓你無法說不,那你可能已經身處情緒勒索的圈套。你不是不夠好,你只是被困在被操縱的情境裡,看不清對方用什麼方式在控制你。《Love Factually》提醒我們:科學其實早已揭露了愛情的模式,只要我們願意學習,就不必一次次跌進相同的陷阱。擺脫並非自私,而是為自己劃出應有的界線 。

真正的愛,不是說「我愛妳」就足夠,而是讓你看見他的時間、行動和承諾。當簡訊錯傳、洗澡習慣改變、有人對你說話像是在勒索,你都不能忽視這些信號。

要敢說:「我值得被完整地愛。」
要敢做:「我有權拒絕操控。」
而當你學會讀懂情感跡象,守住自己的界線,就真的開始告別錯愛。

書籍推薦:與情感修復相關的好選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學會放下:人生的自在與豐盛

風輕了,心自由了──放下,便是自在 人生的長路上,我們常常背負著無數牽掛:對過去的執著、對未來的焦慮,甚至沒有察覺的,那些心底無聲的負荷。這些牽掛如同鎖鏈,束縛我們行走的步伐。一旦學會放下那些無法掌控的片段,真正的自由便從此刻開始。 台灣正念工坊陳德中老師說:「透過正念的引導,你...